老成都丧葬习俗之烧七习俗

2020-06-12
来源:祥和殡仪服务

老成都丧葬习俗之烧七习俗-成都祥和殡仪服务


烧七,为民间通俗的说法,烧七不是成都丧葬习俗的特点,在我国范围内基本都有烧七的习俗。烧七被称之为“七七追荐”,江浙一带又将“七七追荐”称为“水陆道场”、“水陆大会”、“水陆会”、“水陆斋义”等。其实际是民间办丧事举行的一种超度死者亡魂的法会,带有宗教色彩。七七的起源在南北朝时开始出现,并流行至今,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了。

烧七与佛教和道教都有关系,取决于当地民间习俗的民间信仰是佛教多一些还是道教多一些,而实际上民间已经不太在于宗教的成分了,而是当一个习俗来祭奠亲人,期盼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可以美好的生活。由于亲人去世容易给家庭及亲属造成伤害,而烧七的仪式,可以通过时间来将这种伤害进行缓冲,使活着的人更容易接受亲人的离世,从而更快恢复正常的生活。

烧七,一般是七个七,一共是49天。头七(首七)一般是在死后的第六天举行,就是从死的那天开始计算,第六天便是头七,俗称“敲头六儿”。二七是死后的第十四天,以后类推。三七由和尚念受生经,晚上放焰口。四七,多由亲戚出钱请和尚念经。五七,应请道士做,举行水火炼度超度亡灵。六七一般是由女婿操办。有地方风俗,六七以前,灵前只供素菜,六七正日,须女婿开荤。七七又称短七、满七等,这一天只放焰口。

撞七是指,烧七的日子遇上农历带有七日子,如初七、十七。有点地方怕撞七,例如《撞七歌》:“头七撞七,死鬼答的叫屈;二七撞七,灵床儿供在隔壁;三七撞七,丧家发迹;四七撞七,墙壁坍突;五七撞七,子孙有得吃;六七撞七,女儿发迹;七七撞七,眼睛突出”。也有的不怕撞七,如如杭州地区,“死的不撞七,活的没得吃”,认为死者无七相撞,会对活着的人不利。

成都丧葬习俗,烧七若撞到七就丢掉,就是“丢七”,也就是那个七不在烧纸祭拜;若没有撞到七,七七时就丢掉,类似于撞七。烧七在古代习俗中是由分工的,比如说头七是儿子,六七是女婿,还有侄女、侄儿等分工,不过现在因人口数量问题基本上不在在乎这些禁忌了。

关于大小七之说,有人认为头七、三七、五七为大七,也就是说必须要烧纸祭奠的七,其他七可以忽略不少,其实都是可以的。因时代不同,环境不同,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的,不可固守不变。

祥和殡仪服务公司原创



阅读1144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